新冠疫情仍在,但慶幸的是我們逐漸進入「後疫情時代」。雖仍有茫然之感,此時更應該思考因疫情帶來的改變,又該如何轉化危機以因應往後局勢。
美國 20 世紀著名建築師 Lloyd Wright 認為 「建築除了承載人類起居,還會是當代社會進步的引擎。」而每一個世代住宅設計,都反應著當代社會生活需求;如同「住宅被逼著進步」的情境。
因應疫後居家辦公、會議、線上課程等,居家的需求亦趨向多元;伴隨防疫概念深植心中,除了生活習慣上的改變,對健康意識也更勝以往,如何規劃住宅、如何減少病毒傳染,也已成新趨勢;對於住的主流,更將漸漸從過去的綠建築,持續導向智慧健康的建築。
隨著居家時間變長,環境健康安全更顯重要,各大建商更開始積極地開發各種防疫住家產品,紛紛針對居安建置各項措施,開發引進健康型建材配備;未來在建材選擇上,會更注重抗菌,如:具備除臭、除皺、UV除菌等功能的電子衣櫥,空氣清淨裝置,消毒門廊、空氣質量監測、紫外線處理器、水源過濾系統,免觸碰AI智慧聲控,透過語音,無接觸的門、燈、電梯等眾多產品都將為主流。
物聯網(The Internet of Things)時代的來臨,在居家防疫家電及IOT智慧家電更挹注了居家市場強大的動能。未來的家中的客廳,將不只是凝聚家人情感、休憩的場所,也漸成為智慧住宅的控制核心;IOT智慧家電的發展,可藉由遙控器的智慧聲控,讓電視成為家中的管家,通知洗衣機已洗好衣物,冷氣房的隨時溫控,掌握各式家電的運轉狀態;在清潔方面,遠端遙控掃地機器人,一指搞定居家環境整潔。
時下科技的日新月異,由防疫進而衍伸眾多智慧建材及家電產品,該如何才能讓住變得更健康?正是我們在歷經疫情的此刻,所該面對以及探討未來居家的發展思維。
圖片_源自Pexels 免費圖庫